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OoK4a7b8UeD1oOawW2cksA | 作者:鸡西市医疗保障局 | 日期:2022-11-08 | 589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市多措并举,精准构建DIP本地化病种目录库

鸡西医保2022-11-08 16:47发表于黑龙江

按照国家和黑龙江省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我市于2022年3月正式开展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建立了由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增强改革执行力,统筹谋划,层层联动,确保改革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病种目录库是推动DIP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实践基石,科学合理的本地化的病种库是保证改革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重要依据。鸡西市按照“国家顶层设计,地方适配细化”的思路,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经过采集、清洗、测算、论证等工作,完成了鸡西市DIP病种库的构建工作。

一、严把质控,做好数据采集

提取全市近三年(2019年至2021年)符合条件的5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近38万条有效的病案及结算数据进行观测,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质控标准、策略和规则,严格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同时,通过市DIP工作专班信息技术组实时调度进展情况,沟通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将问题数据进行反馈指导,奠定了DIP改革高质量的数据基础。

二、多轮测算,完成病种分组

基于清洗后的本地病历数据,按照客观、自然、统分结合等基本原则以“主要诊断”+“治疗方式”组合的方式生成DIP病种分组,同时在兼顾科学性和本地适用性的前提下,经过多轮次病种预分组,最终设置10例为临界值来区分核心病种与综合病种,初步形成本地病种库。

三、开展论证,完善病种目录

为进一步完善预分组目录,提高目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市开展了大量的论证工作。一是明确论证范畴,通过与国家目录库1.0进行对照,将不符合核心病种组进行提取,加入论证范畴。将病种变异系数(CV值)大于0.7的核心病种组进行提取,加入论证范畴。二是组织专家论证,对所需论证病例进行细化分类,召开论证会议8场次,出席专家涉及18个科室65人次,对829个病组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近期,又对依据2022年度数据模拟运行中部分新增及存疑的病种再次大范围征求定点医疗机构及专家意见。

通过专家论证,最终确定鸡西市病种组共计1827组,其中核心病种组1626组,综合病种组201组,核心组在国家DIP目录核心病种组数占比为88.38%,核心病种组入组例数占全部病例数92.58%。

四、探索创新,设立特色目录

一是为了支持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经研究选取了白疕、中风病、伤筋病、胃脘痛等5个中医优势病种纳入DIP管理,并给予一定的加成系数,充分体现医保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扶持和倾斜。二是选取了其他特指的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不伴有并发症等10个病种作为我市基层病种,落实同病同治相关要求,推进分级诊疗。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做好结算清单质控、确保数据标准规范,不断优化本地目录库的矫正调整方式,提高病种目录库管理水平,进一步细化目录库建设分类,为DIP实际付费和健康运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