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医疗保障局一周年记
2019-10-31
顺应机构整合、职能优化、工作提效的机构改革大潮,甘肃省医疗保障局作为崭新部门,于2018年11月1日挂牌成立,俯仰之间已满周岁。回首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医保局的关心指导下,甘肃省医疗保障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昂扬斗志,砥砺奋进、披荆斩棘,全力推进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发展步入新的征程、开启新的阶段,取得了累累硕果。
2018年11月1日,甘肃省医疗保障局挂牌成立,李斌副省长、金中杰局长揭牌。
这一年,全省医保系统机构改革取得重大成效。一是顺利实现三个转变。局机关党的组织体系全面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建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在局党组和各党支部,团结带领从9个部门转隶至省医保局的39名干部不断凝聚共识,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快速实现了从“9”到“1”的转变;先后出台完善机关运行和医保工作各项制度,实现了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的转变;加快推进办公设施设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基础建设,实现了从“零起点”到“快提升”的转变。二是初步形成全省统一的医疗保障工作体系。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各级医保部门全部挂牌成立,顺利召开首届全省医疗保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全省医保工作重点,加快推进职能整合移交,切实解决医疗保障领域长期存在的职责交叉重复、政出多门等突出问题,形成了科学决策、工作落实和责任追究的闭环式责任追溯体系,为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凝聚工作合力,实现待遇水平稳步提升、基金效能不断增强、民生保障不断完善等工作目标奠定了基础。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末,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5676034人(含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参保率97.36%,其中城乡居民筹资标准达到人均770元,大病保险人均统筹资金达到90元。三是着力打造筚路蓝缕、齐心创业的良好形象。省医保局一经成立,就面临医保扶贫、打击欺诈骗保、抗癌药降价保供等重大政治任务。面对工作任务艰巨和人员力量不足的突出矛盾,局党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全体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宵衣旰食、夙夜在公,全力保障各项工作平稳推进,有效塑造了医保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
2019年3月5日,何伟副省长在甘肃省医疗保障局机关调研。
这一年,我们把医保扶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奋力攻坚。一是不折不扣落实“既不吊高胃口、又不降低标准”的总体要求,制定印发《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全省14个市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落实市级统筹,对原有医保扶贫政策简化归并、调整规范,各项待遇水平回归到国家标准,医保基金收支、住院率增速、住院次均费用等指标明显改善,得到国家医保局的充分肯定。二是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员参保、全员资助、按政策报销、按标准救助,以及“一站式”结报等难点问题,通过县级自查、省市核查、省级暗访等多项措施,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排摸情况,全力推进医保扶贫冲刺清零。三是积极推进医保信息系统平稳移交和升级改造,有效支撑医保扶贫任务落实,甘肃被国家医保局确定为医保信息化建设试点省份。
2019年4月11日至14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调研甘肃医保工作。
这一年,我们把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首要职责使命,全力推进。先后印发《甘肃省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回头看”实施方案》《甘肃省严防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实施方案》《甘肃省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实施办法》,集中开展欺诈骗保专项检查、医疗乱象专项整治等活动,健全完善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维护医疗保障基金安全。截至8月31日,全省医保系统共查处定点医药机构1637家,对44家经办机构,7个市州、26个县区医保部门以及大病保险公司进行约谈,追罚基金5725.12万元,解除协议150家,暂停协议496家,有效遏制了欺诈骗保蔓延势头,2019年三季度城乡居民住院人次、住院总费用,较一季度分别下降15.55%、4%,基金运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19年4月29日,召开全省医疗保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医保部门任务目标。
这一年,我们以“三医联动”改革为抓手,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认真落实医保、医药改革任务,切实发挥医疗保障工作在深化医改中的推动作用。一是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按人头、按病种、总额预付等相结合的付费方式,省直选择256个病种实行单病种付费,庆阳市被确定为国家DRG付费方式改革试点城市,积极推进医保支付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二是认真做好药品招标采购和抗癌药降价保供工作。2019年7月完成新一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中标价格在2018年降幅15%的基础上再下降7.47%。积极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扩围工作,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压缩流通环节的不合理费用,为有效降低药品价格打下了基础。优化56种谈判药品管理,参保患者使用谈判药品实行“绿色通道”,谈判药品指定医药机构全省范围共享互认,有效畅通了参保患者就医、购药、报销渠道。三是加快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在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省内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着力解决异地就医垫资大、跑路多、报销周期长等问题,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2019年7月2日,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强化使命担当。
但我们深知,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求及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我省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发展还任重道远,尤其在人力资源发展、信息化建设、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弱项,我们面临的挑战仍然非常艰巨,肩负的职责使命重大而光荣。
2019年9月22日至24日,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静林调研甘肃医保扶贫工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党和政府对医保部门寄予厚望,社会各界对医疗保障事业发展高度关注、充满期待。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为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以党的建设统领医疗保障各项工作,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勤奋的工作,聚焦脱贫攻坚、基金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乘势而上,奋力开创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贡献!
2019年10月28日至30日,参加阳光在线节目,认真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