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重磅新增74种药品市医保局推动最新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遂落地
发布日期:2022-01-14
市医保局为进一步提高参保人员用药保障水平,规范医保用药管理,推动新版医保目录及时在我市落地执行,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在全面接收省医保局下推的20665条编码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在本地业务系统中对部分药品进行特殊标识、维护,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及时指导督促全市医疗机构做好相关准备工作。2022年1月1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在遂宁全面落地执行。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中药饮片892种,74种药品被调入目录,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
本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主要有五个特点。
????????01
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
将医保基金可承受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弥补药品保障短板,重“雪中送炭”大于“锦上添花”,满足广大参保人员基本用药需求。
????????02
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紧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用药需求,高度重视新冠肺炎治疗药品的保障工作,及时将相关治疗用药纳入支付范围,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03
助力药品保障“升级换代”
通过药品调出目录或目录内药品再降价,引导药品适度竞争,腾出基金空间用于购买性价比更高的药品,实现同治疗领域内药品的替代升级。同时将一批罕见病用药纳入目录,极大缓解了患者经济负担。
????????04
取消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扩大受益人群
本次药品目录调整新纳入的药品,绝大多数品种支付范围与说明书保持一致。同时,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取消了部分目录内原有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大幅提升了药品可及性和公平性。
????????05
惠及的治疗领域广泛
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患者受益面广泛。
????????????????????????????????
相关问题解答
问:本次目录调整的谈判成功率和降价幅度如何?谈判成功的药品治疗领域分布是怎样的?
答:本次调整,共计对117个药品进行了谈判,谈判成功94个,总体成功率80.34%。其中,目录外85个独家药品谈成67个,成功率78.82%,平均降价61.71%。
74个新增进入目录药品涉及21个临床组别,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20种,肿瘤用药18种,丙肝、艾滋病等抗感染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7种,新冠肺炎治疗用药2种,其他领域用药12种,患者受益面广泛。
问:现在的药品种类这么多,为什么目录内只有2860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吗?
答:我们的医保目录是以药品通用名计算数量,比如阿莫西林,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不同剂型可能有几十上百种,但在药品目录内就只有阿莫西林口服常释剂型一种,这一种就涵盖了以上的几十上百种。目前2860种通用名药品在医保系统内实际对应的药品品规数量已超过19万个,包含了绝大多数流通药品,能满足参保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问:目录内有11种药品调出,是否会对相关疾病治疗用药有影响?
答:经专家评审,共计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这些药物均为临床价值不高且可替代,或近几年在国家招采平台采购量较小的药品,这些药品的调出,经过了专家严格论证,按程序确定,专家们在评审过程中,将可替代性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被调出的药品在目录内均有疗效相当或更好的药物可供替代,同时,这些药品的调出,为更多新药、好药纳入目录腾出了空间。
??
问:在此次药品目录谈判中,“天价药”一直备受关注,此次纳入医保的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AM)的“诺西那生纳注射液”还曾因为“70万一针”的价格而引发热议,为何它这么贵,纳入医保的意义是什么?
答: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中,7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脊髓性肌萎缩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也被称为“婴幼儿遗传病的杀手”。根据发作的年龄和获得的运动里程,分为SMA-I,II,III和IV。如果不进行治疗,大多数SMA-I儿童将无法存活至两岁。目前,唯一用于治疗该疾病的特效药物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药物主要的成本其实是研发成本,研发成本太高了。正因为是罕见病,患者群体少,所以如果想回本,药价只能更贵。而且全球性的药企很多都会为了维持全球的定价体系,不愿意降价,要让世界各国买到这个药物的价格基本相同。
为了保障部分特殊疾病患者用药需求,我们国家通过强大的医保谈判实现了药物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再进入了医保支付,帮助患者节省了大量的钱,努力实现群众“买得到、用得上、能报销”。
问:药品目录对药品区分甲乙类,两者有何区别?
答: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西药和中成药分为“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或治疗费用略高的药品。
参保人使用“甲类药品”全额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标准及分担办法支付;而使用“乙类药品”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标准,先由参保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分担办法支付。我市为切实降低参保群众用药负担,将“乙类药品”支付政策定为个人自付10%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分担办法支付。
问:最新版医保目录中,747个药品限制支付。什么是药品限特定条件支付?
答:为最大限度减少患者不合理支出,保证有限的医保资金花在刀刃上,在目录调整过程中,专家们按照合理用药、科学管理、防范风险、具有可操作性等原则,反复论证,严谨规范地对部分药品限定了支付范围,重点包括抗生素、营养制剂、中药注射剂等类别的药品。对容易过度使用的药品,综合考虑其临床价值、临床地位、可替代程度、费用水平等因素确定了支付限定,限定范围包括病种限定、疾病程度限定、医疗机构等级限定等。
问: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答: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已于2022年1月1日起在遂宁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