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SZpAbx9gWjcl2qjYzY9lmw | 作者:包头市医疗保障局 | 日期:2021-03-05 | 42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1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暨医保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担当作为狠抓落实”部署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包头医疗保障2021-03-05 20:50

3月4日,市医疗保障局召开2021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暨医保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担当作为狠抓落实”部署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区医疗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近期“两会”要求,总结2020年我市医疗保障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工作任务。

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侯存峰同志主持会议,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铁英,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副县级检查员朱晓东,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李暾,四级调研员张喜婵,市医疗保障局各科室负责人,市医疗保险局、市药采中心领导班子及科室负责人;昆区、石拐区、九原区医疗保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各旗县区医疗保障局领导班子成员、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内设科室负责人,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会上,侯存峰副局长传达了全区2021年医疗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李暾副调研员通报了2020年度全市医保基金监管工作情况,张喜婵副调研员宣读了《市医疗保障局“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实施方案》,侯存峰副局长宣读了《市医疗保障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最后,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铁英传达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孟凡利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批示,并做讲话。

2020包头医保“成绩单”

2020年,包头市医疗保障局始终围绕老百姓切身利益和关注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从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提升政策惠及的覆盖面、服务老百姓办事的便捷性出发,统筹疫情防控和医保事业发展,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下放职能、精简流程等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新气象新变化。

包头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铁英表示,“十四五”时期,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全社会的医疗和照护成本将随之上升。以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呈现年轻化趋势为特征的疾病谱变化,新经济涌现导致的就业形态变化,医疗技术进步导致的医疗费用变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带动的医疗卫生资源重新布局,都对我市医疗保障事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快速读懂包头医保2020成绩单

2020年,全市参保207.65万人,基金总收入43.38亿元,虽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但还是有132.3万人次职工、200.84万人次城乡居民享受医保待遇,支付医保基金35.81亿元。

截止2020年底,医保基金当年结余7.57亿元,累计结余43.42亿元,基金总体运行平稳。

01

医保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政策待遇有提升

参保居民个人缴费财政补贴全部由2019年的520元增加到2020年的550元。2020年,居民医保财政补贴共计6.5亿元,职工政策内平均报销比例达84.53%,居民政策内平均报销比例达82.4%。

好药贵药纳医保

城乡居民享受大病保险待遇5930人,支付2130万元。765名重特大疾病患者得到医疗服务保障。

今年1月1日起,冠脉支架惠民政策也已在市中心医院、包钢医院落地实施,支架也从万元价格高位迈入千元以下。

特殊困难、大病群体有保障

将恶性肿瘤“日间病房”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覆盖放化疗类别53个。在40个病种纳入的基础上,将脑瘫、慢性肺阻塞、慢粒白血病、重型精神病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全力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规范了职工门诊慢性病病种19种,居民门诊慢性病病种28种,为参保群众提供坚强的政策待遇保障。

落实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出台《包头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实施细则》,2020年,高血压患者享受门诊用药53598人,统筹支付231.55万元,糖尿病患者享受门诊用药12110人,统筹支付60.29万元;高血压患者享受慢性病政策10305人,统筹支付164.21万元,糖尿病患者享受慢性病政策51864人,统筹支付889.27万元。

02

医保基金安全保障有力

不留死角保基金安全

对于履行医保工作协议不力,或存在涉嫌欺诈骗保的“两定机构”,一经查实,全部予以解除或取缔医保服务资格。

针对慢性病入口把关审核不严问题,定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科学鉴定,2020年通过复检,有8773人退出慢病待遇享受,占历年停止待遇人数的70%,预计结余医保基金2600多万元。

市医疗保障局组建以来,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775家(次),查处违规违约机构960家(次),约谈整改766家(次),取消停网整顿、销号273家,暂停医保服务24家,扣除违约金81.92万元,追回医保基金153.47万元,拒付1.01亿元。

在自治区医保局前不久召开的工作会上和全区的通报中,我市追回医保资金全区排名第一,得到了自治区局的高度肯定!

突出重点保基金安全

进一步完善总额预算,建立基金月分析和对账制度,保证支付清晰,收支底数清楚,从而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清理“两定机构”历史数据,形成有进有出的准入机制。

积极推进鉴核平台建设,利用药品“一物一码”信息对药店进销存的医保药品进出全程监控。

防堵并举保基金安全

通过多形式“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活动,在医院、药店等重点区域张贴海报,利于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打击欺诈骗保的行动中来。

通过出台和规范系列制度及强化稽核打击力度,规范和倒逼医药机构、经办人员规矩、守法经营。2020年举办各类宣传活动12场,发放各种宣传册、宣传海报15000多张,媒体报道达270多条。

03

医保服务惠民便民

打造医保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

经办业务全部进政务大厅,公布9大类21项政务服务清单,出台政务服务指南和规范,对细分的20类54项经办事项精简优化和取消下放。减材料12项、减环节11项、减时限13项、减跑腿8项、减证明3项、优流程7项;

全市建设银行54家网点250台智慧柜员机,全部开通城镇职工医保个人缴费信息、个人账户收支明细的查询,使老百姓无需到窗口查询,实现为参保人提供“一站式、自助化、智能化”服务。

近期,取消参保人员本地住院三日内登记备案手续,取消自治区内生育保险转院和登记备案手续。

医保窗口实行双休日“不打烊”,得到了市政务服务局、特别是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取得新突破

我市与自治区内其它盟市异地刷卡结算实现互联互通,170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一卡通行”。异地就医地由之前的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四个地区拓展到现在的全国所有三级综合、二级专科医疗机构,并将一年备案期缩短为三个月。

全市从一级到三级医疗机构都开通实现异地直接联网结算,我市参保人员可通过12333网站、手机APP等方式自助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查询业务,逐步实现备案服务“不见面、零跑腿”,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异地就医。

2020年,我市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9244人次,报销医疗费用2.89亿元;异地参保人员在我市就医联网结算1788人次,报销医疗费用2303.22万元。职工和居民异地直接结算率分别达到97%和76%。

建立医保基金预付“绿色通道”

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特事特办”,落实先救治后结算,先后印发13份通知文件,明确确诊、疑似患者的报销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得不到及时救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费用影响治疗。

此外,疫情期间,共向“两定机构”和各旗县区拨款2213笔、3.25亿元。

政策组合惠及百姓

将肺动脉高压、血友病纳入我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管理,减轻参保人员医药费用负担。

积极推进医联体内门诊特殊慢性病下沉,在2019年选取7家三级医院的25个医联体(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2020年累计下沉47个医联体(社区服务中心),既解决三级医疗机构负担重,又推进分级诊疗落地,方便社区、基层患者便利就医。

目前,已变更下沉职工医保慢性病1300多人,居民医保慢性病900多人。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启动51个日间病种放、化疗及国谈抗癌药治疗报销,减轻参保人员医药费用负担,纳入按病种付费,同时不计入总额控费管理。

04

医保扶贫政策精准落实

实现了全市1332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贫困人口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一单式”直接结算。

健全医保基金垫付等机制,支持开展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减轻了贫困人口垫付压力。2020年度,财政全额补贴个人缴费部分419.29万元,发生医疗费用1203.92万元,结算资金1010.84万元。

我市脱贫攻坚主战场固阳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00多人,土右旗3000多人,达茂旗2000多人,石拐区200多人,其他旗县区的贫困人口也尽数出列,筑牢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网”,绝不让一个贫困户因病致贫返贫。

05

医保付费改革扎实推进

与市卫健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包头市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按病种付费人数10056人(次),住院总费用达7770.08万元,统筹基金支出6413.21万元。

截至目前,12家试点医疗机构已开始第四轮数据质控。启动4批156个品种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中选药品分别比自治区挂网最低价平均降低70%左右,最高降幅达98.79%。4批中选药品金额达2721万元,预计节约资金5896万元,直接减少患者购药费用4623万元,极大地减轻了患者负担。

我市积极参加京津冀等省际联盟人工晶体联合带量采购工作,2020年10月底启动采购后,已采购使用人工晶体402个,直接为患者减少医疗费用31万元。

我市的集采工作在自治区工作会上被选为第一家作典型发言,得到了自治区的认可肯定!

06

医保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组织拍摄《做实民生保障“压舱石”》宣传片,依托门户网站和“包头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实时宣传我市医疗保障动态、服务新举措、监管新手段,网站发布信息486条,点击量达5万多人次,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473条,点击量达80多万人次。

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在强化执行力落实力的同时堵漏洞防风险。中央第八巡视组交办信访案件办结率100%,全市治理重复访和积案化解率100%。

强化廉政警示教育,注重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全市医保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医疗保障干部队伍。

此外,内控管理、依法行政、权限使用、政务公开、基金保障、政策疏理、干部使用培训等工作积极推进,成效初显。

2021,包头医保工作这么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

合上过往之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包头市医疗保障局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狠抓医保精细化管理,全力以赴织密织牢医疗保障网,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助力医疗保障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二)规范现有待遇政策,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

(三)全面落实基金筹资政策,加强基金预算管理和风险预警;

(四)推动医保付费方式改革,探索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和控费方式。

(五)健全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机制,保障基金运行安全;

(六)加强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