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医保局举办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业务培训会暨医保结算清单规范解读和编码业务培训会
发布日期:2021-09-27作者:陈炬来源:市医疗保障局
2020年11月,淮南市被纳入国家“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城市,为加快落实试点工作,我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落实、扎实推进,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市医保局根据全市试点医院的上传的数据、专家组抽查的结果以及医院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对我市各定点医疗机构编码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为全面提升我市编码员的业务水平,市局党组决定开展编码业务提升培训工作会。本次工作会特邀请我市核心专家编码员授课,会上围绕医保结算清单填写规范和诊断、手术和操作编码操作,针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编码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综合考虑与会人员的认识、能力差异,对各定点医院上传的编码的共性错误进行重点培训。培训结束后,市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传清作出要求:
一、提高对编码工作的认识
编码工作已经不是一家医院的基础工作,而是关乎医、保、患三方共赢的改革事业,我市编码员要强化编码责任感,提升认知,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ICD-10及手术编码,并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理论知识的考核。
二、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DIP付费改革是以大数据形成标准体系,以数据真实性支持管理决策,试点医疗机构要认真按照标准要求,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对蓄意数据造假的,一经发现将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确保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规范运行,同时各试点医疗机构要靠前学习,主动作为,抢抓时间。
三、共同进步推动改革
各定点医疗机构将实际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上报市局,由市局协调核心编码专家成员予以即时有效地处理,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共同在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编码体系,共同推动改革落地。
编码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编码上传的质量好坏,因此编码员的培训工作是我市成功试点DIP工作的关键一环。今后,我市将持续加强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编码人员业务能力,保障DIP试点工作在我市顺利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