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医院以国家DIP示范医院为目标推动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
山东省医疗保障局2022-06-29 17:10发表于山东
东营市于2020年10月纳入DIP付费国家试点,于2021年12月确定为DIP付费国家示范城市。东营市人民医院主动参与DIP付费改革,对标国家DIP示范医院建设标准,注重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内部运营管理,初步实现了医保基金提质增效、医疗服务更加高效规范、参保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的改革目的。
一、建立MDT管理模式,协同推进付费改革。医院打破内部部门壁垒,由医保科牵头,建立医保、病案、医务、信息、运营、财务、药学、卫材等多职能科室MDT管理模式,按照国家DIP付费改革要求和示范医院建设标准,逐项分解任务,强化责任意识,实行网格化管理。定期召开DIP管理分析会,分析总结DIP相关问题,使医保管理、病案质量、药品与医用耗材管理、临床路径管理、信息数据传输等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协同推进,发挥“1+1>2”的聚力效益。
二、强化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医院以DIP付费改革为抓手,建立以医疗质量为基础的质量费用双控机制,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持续规范用药用耗、检验检查、诊疗过程,逐步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管理。医院共有40个临床科室、415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2022年一季度路径比70.65%,路径病种平均住院日5.63天(全院6.8天),平均住院费用8419.32元(全院10267.78元),平均药费1284.43元(全院1674.22元),均低于医院平均水平。通过DIP付费改革,引导临床科室和医师主动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了诊疗行为,降低了病种成本,减少了过度检查、过度用药,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
三、做好政策宣传培训,提升编码数据质量。医院医保科、病案科深入各临床科室,多渠道、多形式解读DIP政策、病案首页、医保结算清单填写规范,确保全员覆盖、全员知晓、全员落实。定期进行疑难编码讨论。医院在2021年全省82家三级综合医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排名中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2022年一季度,医院医保基金结算清单主要疾病诊断编码正确率94.06%,主要手术操作编码正确率95.31%,为DIP付费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四、注重向改革要效益,改革成效初步显现。2021年,医院加强成本核算管理,结余留用医保基金900万元,主要用于医护人员绩效奖励,并且向优秀团队、优秀人才和临床一线倾斜,提高临床科室和医师参与DIP付费改革的积极性。2022年一季度,医院手术台次7018台次,同比增加1306台次;介入手术操作1215台次,同比增加303台次,四级手术占比明显增加,医院高质量发展趋势明显。住院次均费用10267.78元,同比降低6.42%;住院药占比22.81%,同比降低4.79%;住院耗占比14.26%,同比降低0.7%;平均住院日6.8天,同比缩短1.01天,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结构趋于合理,参保人就医负担逐步下降。
来源:东营市医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