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vGhq8yhgV9vaQWmuaII3g | 作者:青岛市医疗保障局 | 日期:2022-06-29 | 591 次浏览 | 分享到: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着力创建国家DRG示范医院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山东省医疗保障局2022-06-29 17:10发表于山东

青岛市于2019年5月纳入DRG付费国家试点,于2021年12月确定为DRG付费国家示范城市。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动参与DRG付费改革,对标国家DRG示范医院建设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效率、规范诊疗、控制成本为主线,DRG付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编码质量和病案质控水平。医院成立DRG付费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为组长,下设五个专项小组、一个工作专班,构建“1+5+1”组织体系。强化病案人员配置,专职病案质控员25名、病案编码员23名。实行病案编码二次质控,确保医保基金结算清单数据真实、完整、规范。建立基于质量、效率、费用多个维度,全院、科室、病区、主诊组多个层级的DRG信息系统,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为目标,将DRG综合指标纳入半年、年终工作检查及科室学科评估工作内容。

二、规范医保服务,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和满意度。医院优化服务流程,缩短参保人住院期间检验检查等待时间,核磁共振、CT、超声、肺功能、内镜检查等项目等待时间由2.35天下降至1.87天。医疗、医技、手术、麻醉服务等部门协同配合,推动住院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早出院。下沉管理张力,加强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持续加强平均住院日专项管理工作,定期公布各病区平均住院日完成情况,减少参保人院前等待时间和在院时间,提升参保人就医体验感和满意度。

三、加强内部运营,向精细化和高质量方向发展。医院主动进行内部运营管理改革,积极向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一是强化功能定位,注重优势学科建设。大力支持创新性、前沿性技术开展和疑难危重病例收治,对器官移植、微创介入、TAVI、机器人手术等技术含量高、患者需求大的技术项目给予扶持,保障疑难复杂及危重患者得到及时充分救治。二是加强内部绩效考核,充分发挥DRG质量评价作用。对同一DRG组不同病区例均费用、例均药品和耗材费用、平均住院日、费用及时间消耗指数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应用于内部绩效考核。三是逐步降低轻症患者收治比例,促进分级诊疗。医院根据青岛市医保局DRG付费目标总控组目录设置,主动引导一些常见病、慢性病、不含严重并发症的轻症患者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目标总控组占比全市最低并逐步下降。

四、注重提质增效,改革成效显著。DRG付费改革以来,医院通过主动控制医疗成本,结余留用医保基金4000余万元,主要用于医护人员绩效奖励。医保基金结算清单数据返修率从18.3%降至11.36%,上传成功率达到99.97%,CMI值1.48,位居全市第一。费用消耗指数从1.05降至1.01。平均住院日降至6.64天,同比下降0.51天;药占比18.09%,同比降低9.82%;耗占比28.31%,同比下降3.25%。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同比降低625元,下降3.39%;个人负担从6908元降至6601元,下降4.43%,个人年减负达5518.8万元。DRG支付方式改革对规范医院管理、控制运营成本、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引导作用已经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