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版、国家临床2.0版等18个ICD-9-CM-3扩展版对比分析
OMAHA联盟2019-08-30 06:45
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nternationalClassficationofDiseasesClinicalModificationof9thRevisionOperationsandProcedures,ICD-9-CM-3)作为住院病案首页中手术与操作分类代码的填写标准,在我国已应用近30年,无论是在医疗研究、手术操作信息收集整理、还是在医疗付费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收集的ICD-9-CM-3各个扩展版与国家临床2.0、医保版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大家简单了解国家临床2.0及医保版基本特征,深入了解各个扩展版与国家临床2.0、医保版的差异。
一、发展历程
早期的国际疾病分类(ICD)并没有手术分类,美国在1959年率先编辑了手术操作分类作为ICD的补充类。随着医学技术发展,WHO意识到各国对于医疗手术操作分类的需求,于是1971年成立了国际工作组,由美国医学会负责召集会议,研究比较各国手术分类方案。
根据1975年WHO修订会议和1976年世界卫生大会的建议,WHO于1978年出版了试行的国际医学操作分类(ICPM),它是ICD-9分类的一个补充类。
1978年,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根据各方面的需求,组织了很多学术组织对ICPM又进行了修订与补充,并出版了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因ICD-9-CM-3是在ICPM的第五章基础上进行细分,所以得到了WHO的认可。
北京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通过实践及对ICD-9-CM-3分析后,认为ICD-9-CM-3适合国内手术操作临床方面的应用,建议在我国推广使用ICD-9-CM-3。经原卫生部同意后,我国从90世纪开始引进美国版ICD-9-CM-3。
北京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于1991年将ICD-9-CM-3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医院疾病及手术操作分类应用手册》,其中手术操作分类仅有类目,没有具体说明。
1993年北京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以英文版ICD-9-CM-3(1985年、1986年、1987年)为蓝本,编写出版了《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临床修改本第三卷》。
2001年11月20日,原国家卫生部卫医发[2001]286号《关于修订下发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明确要求“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要采用ICD-10和ICD-9-CM-3”。
2006年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翻译了2005版ICD-9-CM-3。
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刘爱民作为主编编译并出版了《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ICD-9-CM-3)(2008版)》,该版本共17章。
在应用三年时间后,2008版的分类已无法满足临床应用,需要尽快进行更新,于是2011年原卫计委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基于ICD-9-CM-32008版进行修订,发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版》,该版本共18章。
因国内手术操作分类代码缺乏维护机制,2011版发布后一直未发布维护更新版本,2017年原卫计委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以北京、上海、广东的ICD-9-CM-3为蓝本,参考其他省市的ICD-9-CM-3字典库,发布2017年维护版。
同年的12月,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原中国卫生信息学会)批准发布了《T/CHIA001-2017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团体标准,卫生健康委通知该标准作为《GB/T14396-2016疾病分类与代码》的配套标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着满足医学技术发展和临床实际需要的目的,2018年国家卫生健委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发布了《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1.1》和《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1.1》,要求使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开展医院绩效评价的地区应当使用临床版ICD-10和临床版ICD-9-CM-3。
2019年4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了全国三级医院绩效考核工作,通知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含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要规范使用2011年修订版住院病案首页,全面启用《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和《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全国统一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另行印发),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疾病编码统一和手术操作编码统一。
2019年6月国家医疗卫生保障局遵循ICD-9-CM-3分类及编码规则,发布了ICD-9-CM-3医保版。ICD-9-CM-3国家级扩展版的更新历程见表一:
年份、版本名称
1991年、医院疾病及手术操作分类应用手册
1993年、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临床修改本第三卷
2006年、2005版ICD-9-CM-3
2008年、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ICD-9-CM-3)(2008版)
2011年、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版
2017年、ICD-9-CM-3(2017维护版)
2017年、《TCHIA001-2017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团体标准
2018年、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1.1
2019年4月、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
2019年6月、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ICD-9-CM-3)2019医保版
表一:ICD-9-CM-3国家级扩展版的更新历程
二、各个扩展版分析
1.18个扩展版分析
我们对全国各省、直辖市(港澳台除外)的编码员进行了调研(调研时间截止2019年2月),收集整理了全国各地在使用的16个ICD-9-CM-3扩展版。16个扩展版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国家临床2.0,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医保版的名称见表二。
序号、简称、ICD-9-CM-3各个扩展版名称
1、医保版、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ICD-9-CM-3)2019医保版
2、临床1.1、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1.1
3、临床2.0、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
4、2017版、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全国2017版
5、北京V6.01、北京市住院病案首页手术操作名称与代码标准V6.01版本
6、广东2017、广东省ICD-9-CM-3手术与操作代码(2017版)
7、广东2016、广东省ICD-9-CM-3手术与操作代码(2016版)
8、山东2018、山东省医疗机构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及级别目录(2018)
9、山东V6.01、山东省-临床版国际疾病分类ICD-9-CM-3(V6.01版)
10、北京V5.0、北京市住院病案首页手术操作名称与代码标准v5.0
11、北京V6.0、北京版手术操作名称v6.0
12、北京RC022、北京版RC022-ICD-9手术编码
13、四川版、四川省ICD手术编码
14、2017维护版、手术操作编码ICD-9-CM-3(2017维护版)
15、临床1.0、国标1.0-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1.0
16、团标、《TCHIA001-2017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团体标准
17、上海2018、上海2018年手术操作与代码标准库
18、云南2018、国家临床1.1版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8扩展版(云南省)
表二:ICD-9-CM-3各个扩展版名称
根据调研了解到除不同的省份或者直辖市可能会使用不同的ICD-9-CM-3扩展版外,相同省份内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医院也可能使用不同版本的ICD-9-CM-3扩展版,比如河北省内不同的地区使用的ICD-9-CM-3扩展版多达4个,而其中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1.1作为本次调研使用率最高的扩展版,推测可能与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使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开展医院绩效评价的地区需要使用临床版ICD-10和临床版ICD-9-CM-3有关。全国各地使用的ICD-9-CM-3扩展版情况汇总见表三:
表三:全国各地使用的ICD-9-CM-3扩展版情况汇总
目前18个扩展版一共有16.2万个编码,平均每个版本有9000个左右编码。其中,医保版的编码量最多,有13002个编码,北京RC022的编码量最少,只有6153个。经过验证,我们发现编码数量越多的版本术语颗粒度越细。18个扩展版编码量见图一,其中绿色柱形图表示编码量最多的前三个扩展版,分别是医保版、上海2018及国家临床2.0版本:
图一:ICD-9-CM-3各个扩展版编码量
将全国各地18个扩展版的16.2万编码进行了语义层面的概念归一,形成了概念量2.6万,对应术语量4.8万的ICD-9-CM-3编码术语集。根据ICD-9-CM-3编码术语集可实现各版本ICD-9-CM-3之间的转码。ICD-9-CM-3各个扩展版编码归一过程见图二:
图二:ICD-9-CM-3各个扩展版编码归一过程
鉴于国家临床2.0和医保版ICD-9-CM-3分别是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最新ICD-9-CM-3扩展版,并且要求在三级公立医院住院病案首页填写上报及医疗付款的手术操作相关分组(DRGs)场景中全国统一使用,因此我们将ICD-9-CM-3各个扩展版分别与国家临床2.0、医保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2.各个扩展版和国家临床2.0对比
国家临床2.0是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库1.1(即2017版)基础上,根据ICD-9-CM-3分类规则,针对临床工作实际需要,通过内码扩充,补充完善而成的一个版本,因此国家临床2.0全部为扩展码,总量为12855条。
将17个扩展版与国家临床2.0进行对比,对比条件为编码及名称一致,2017版、临床1.1、临床1.0、山东2018、四川版和团标的被覆盖率可达到95%以上,而其他的扩展版被覆盖率则非常低,其中北京V6.01、北京V5.0、北京V6.0、北京RC022、山东V6.01、2017维护版等版本被覆盖率甚至低至0%。
考虑到不同地区为适应临床需求,依据ICD-9-CM-3的分类规则会扩展不同的编码,仅将各个扩展版的名称与国家临床2.0名称进行对比,各地区扩展版本的被覆盖率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其中北京V6.01、北京V5.0、北京V6.0、北京RC022、山东V6.01、2017维护版被覆盖率提高超过60%。ICD-9-CM-3各个扩展版与国家临床2.0被覆盖率对比的结果见图三:
图三:ICD-9-CM-3各个扩展版与国家临床2.0被覆盖率的对比结果
3.各个扩展版与医保版对比
2019年6月27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医保版ICD-9-CM-3编码规则依然遵循ICD-9-CM-3分类及编码规则,该版本中包含章、类目、亚目、细目及扩展码,总计17676条编码。医保版与ICD-9-CM-32011版(刘爱民主编)对比章、类亚细目,新增了1个亚目,并在该新增的亚目下新增了9个细目,主要是与中医相关的内容。ICD-9-CM-3医保版与2011版的编码数量对比见表四,ICD-9-CM-3医保版新增的亚目细目见表五:
类别 | 医保版 | 2011版 |
章 | 18 | 18 |
类目 | 100 | 100 |
亚目 | 890 | 889 |
细目 | 3666 | 3657 |
扩展码 | 13002 | 无 |
表四:ICD-9-CM-3医保版及2011版数量对比
编码 | 名称 |
17.9 | 中医治疗技术 |
17.91 | 针刺和灸类技术 |
17.92 | 推拿类技术 |
17.93 | 刮痧类技术 |
17.94 | 拔罐类技术 |
17.95 | 敷熨熏浴类技术 |
17.96 | 中医微创技术 |
17.97 | 骨伤类技术 |
17.98 | 肛肠类技术 |
17.99 | 中医其他类技术 |
表五:ICD-9-CM-3医保版新增的亚目细目
除了新增亚目细目外,医保版与2011版对比,有些三四位编码相同,但对应的名称却不相同。推测2011版的翻译并不是非常准确,因此国家医疗保障局没有直接采用2011年版的翻译,而是重新对英文版的ICD-9-CM-3进行了翻译。ICD-9-CM-3医保版与2011版相同三四位编码不同名称的部分对比见表六:
编码 | 医保名称 | 编码2 | 2011版名称 |
00.44 | 分叉血管操作 | 00.44 | 分支血管操作 |
00.52 | 置入或置换经静脉入左心室冠状静脉系统的导线 | 00.52 | 置入或置换经静脉进入左心室冠状静脉系统的导线 |
00.57 | 心内或大血管的血液动力学监测皮下装置置入或置换 | 00.57 | 心内或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皮下装置置入或置换 |
00.73 | 髋关节修复术伴仅髋臼衬垫和(或)股骨头置换 | 00.73 | 髋关节修复术仅髋臼衬垫和(或)股骨头置换 |
00.82 | 膝关节置换修复术,股骨成份 | 00.82 | 膝关节置换术,股骨成分 |
00.83 | 膝关节置换修复术,髌骨成份 | 00.83 | 膝关节置换修复术,髌骨部分 |
00.84 | 全膝关节置换修复术,胫骨置入(衬垫) | 00.84 | 全膝关节置换,胫骨置入(衬垫) |
01.21 | 颅静脉窦切开引流术 | 01.21 | 脑静脉窦切开引流术 |
表六:ICD-9-CM-3医保版与2011版相同三四位码不同名称的部分对比
将17个扩展版与医保版进行对比,编码及名称均相同时,四川版、2017版、临床1.1及临床1.0、临床2.0、山东2018、团标的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而有些地区的扩展版被覆盖率却很低,例如北京V6.01、北京V5.0、北京V6.0、北京RC022、山东V6.01的被覆盖率均为0%。
同样仅将各个扩展版的名称与医保版名称进行对比,各个扩展版本的被覆盖率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其中北京各扩展版被覆盖率提高超过50%。ICD-9-CM-3各个扩展版与医保版被覆盖率对比结果见图四:
图四:ICD-9-CM-3各个扩展版与医保版被覆盖率的对比结果
三、结语
全国实行统一的ICD-9-CM-3版本,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分组器识别准确性,更有利于推行DRGs收付费,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但各个扩展版编码及名称与国家临床版2.0、医保版的编码及名称还是有较大差异,这对各地区将自己使用的扩展版转换为全国统一版本带来了一定难度。